行业动态
浅谈非瘟时代饲料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更新日期:2019-07-28 浏览量:288次 来源:本站
时下我们这个行业最热门的话题非“非洲猪瘟”莫属,不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大家都想尽心尽力地为养猪行业做点事情,都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与担当,但更多的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表决心式地取悦客户和民众,很少有人回归到饲料行业的角度谈问题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唯有回归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不自欺、不欺人,才有可能让众人从惶恐中清醒过来,从感性甚至是非理性的本能反应中沉静下来,老老实实并且踏踏实实地勇敢担当与行动,认真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不推诿,不矫情,将防控工作做实,将全社会的损失降低到合理的程度。
饲料企业作为养殖场产品的提供者,虽然是养殖场疫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在以往许多重大疫病流行时期,并没有被专家学者以及养殖场的管理者作为特别要求的关键点予以关注。非洲猪瘟不仅“杀伤力”超强,并且防控难度空前大,让人们感觉防不胜防,不得不防!于是,在疑似重要传播途径的怀疑声中,饲料厂的防控工作不断地被强化和自我强化!尽管国家有关部门的行业领导和检测部门多次在重要的公开场合一再表态: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发现一起非洲猪瘟案例与工厂化生产的饲料(不包括泔水)有关,在众多饲料厂的抽样检查中没有发现饲料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可是在这个“谈瘟色变”的特殊时期,饲料企业个个噤若寒蝉,人人自危,生怕因为自己的态度不好遭受意外攻击,被养殖场管理者谴责而失去本已在快速减少的客户,蒙受无法承受的损失。此时必然会出现许多企业以营销的手段强化饲料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此来影响和吸引养殖者放弃原有的饲料厂家,转而投向他们的怀抱。必须要肯定有许多饲料集团和厂家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为客户服务,为“防非”工作贡献积极的力量。
由于非洲猪瘟在我国事发突然,传播较快,在坚决的扑杀和恐慌的淘汰中,至今还没有总结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模式,严重缺乏实战数据和系统研究,因此许多问题被“莫须有”化了。诚然,这是世界性的问题和难题,当我们用“抗击非典”的精神来面对非洲猪瘟时,“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在生死存亡面前所谓的淡定都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宁可过激,也不漏过”,是现场管理者最容易挂在嘴边的原则。不是他们不在意成本,而是真的输不起,毕竟接下来是成王败寇,“剩”者为王。就在这种思维的鼓动下,饲料企业难免不为之动容,于是用养殖场的思维管控饲料厂几乎迅速成为行业流行的原则,没有人敢轻易质疑这样做是否得当,因为不要说客户,营销人员就会“逼宫就范”,谁敢冒天下之大不不韪?
不过,作为一名在养殖场工作过多年的技术人员和场长,我还是要斗胆对目前饲料厂的一些流行做法提出质疑并与大家探讨:
饲料厂谢绝大原料和添加剂销售人员的拜访
养殖场这样做我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这种阻断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饲料厂这样做恐怕就有问题了,我们的员工和管理者是否做到了自我封闭?肯定没有吧,他们经常与家人、朋友接触,与外人何异?再说了,我们的销售人员难道不回公司吗?他们可是比原料供应商更加危险的潜在传播者,我们会把他们拒之门外吗?他们能够接受在外面一再被拒绝,回到家还不能入门吗?
有的公司模仿养殖场划定了所谓的生活区和生产区,可是员工及管理者的工作场所真的做到了吗?跨越两个区域时做到严格消毒了吗?我们的送料车和拉料车有几个不是同时跨越两个区域的?
饲料厂不允许食堂做猪肉及其熟食
我们都知道工作在养猪场的员工也不是禁止吃猪肉的,只不过他们吃的是自己猪场的猪肉。饲料厂的绝大多数员工并不是一日三餐都在公司吃饭的,在公司吃不到猪肉就等于他们真正与可能传播非洲猪瘟的猪肉制品彻底隔绝了吗?显然是掩耳盗铃。还有,即便我们真的禁止了员工吃猪肉及其制品,到公司来拜访的人能管得了吗?来公司送原料拉成品的司机我们能够提前就管住他们的嘴和排便吗?答案一定是做不到!另外,我们作为养猪产业链上的人是不是应该提倡多消费猪肉,以此尽可能消除大众对非洲猪瘟是否会通过食品传染人的担忧呢?当然我们必须要严格管理食堂的操作规范性,防止加工制作过程中出现污染以及人员交叉传染。
饲料厂不允许使用猪的副产品作为原料
在非洲猪瘟刚刚发生的时候,农业农村部曾经迅速发布一个通知:禁止在猪饲料之中使用猪血液制品!原因是在多个血液制品生产厂家的产品中检测出了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但是仅仅几个月之后就解除了这样的禁令,因为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使用这样的血液制品并没有引发非洲猪瘟。我非常赞赏这样的态度和风格,尊重科学而不是人云亦云,实事求是,敢于纠偏,而不是顾及面子死不改悔。诚然在非瘟时代,一切要小心为上,但是千万不要以讹传讹,弄假成真。禁止使用同源性原料理论上的确可以降低疫病传播的可能性,不过不论是喷雾干燥血浆粉、血球粉,还是肉骨粉,都是经过了高温灭活后的产品,理论上如果有病毒也应该是被彻底杀死了,不太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其实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下文件限制使用这些产品,但是在一些所谓的专家的引导下,这些产品都被打上了“危险品”的印记,被养殖场排斥,进而被饲料企业主动弃之不用。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口头下令了不但不允许饲料厂将这些产品使用在猪饲料中,即便是在同一个饲料厂中也不允许存放在库房里,哪怕是用来生产水产饲料的也不行,是不是有些形而上了呢?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非洲猪瘟发生后,我再也吃不到血肠、血豆腐了。都说非洲猪瘟不会传染人,那为什么不给人吃了?这给民众的感觉是非洲猪瘟肯定对人有伤害。我认为这样的产品,只要原料供应商能够确保其制造过程和储运流程的安全性,是应该允许广泛使用的。都知道河豚鱼如果做不好就会毒死人,并且每年都有人因此丧命,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政府也没有限制食用,只是发出警告而已。
饲料厂不得使用麦麸、米糠、晾晒玉米等疑似易被污染非洲猪瘟的原料
进入非瘟时代,另一个现象就是养猪和饲料行业中在流传麦麸、米糠等原料是极易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原料,原因似乎是它们没有经过高温杀毒。与此类似,许多大猪场要求必须使用烘干玉米,理由也是烘干玉米经过了杀菌灭毒,而晾晒玉米没有经过这样的工艺,我总是觉得有点儿似是而非。我看到恐怕只有绝大多数东北玉米是经过烘干的,其他区域的玉米几乎都是晾晒的,也就是说在中国绝大多数猪场吃的玉米都不是烘干的。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任何人能够拿出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数据来证明这些说法是正确的,现实中我们也没有看到使用这样的原料猪的发病率或者死亡率明显提高了。我在想为什么没有人来做这样基础而又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呢?还是有人在做,但目前还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那么让我们假设这样的原料的确存在更大的风险,经过高温制粒之后的麦麸颗粒、米糠颗粒是否就可以使用了呢?或者说我们将这样的原料使用在经过85℃、3分钟制粒的饲料中就是安全的呢?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禁止使用某些常规原料,一定会拉升饲料成本和养猪成本,也许这样做并不是很有必要。疫病防控专家和饲料企业技术专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这是责任和担当的一部分。
饲料厂不能畜禽饲料混线生产
禾丰牧业十年前就开始推行专业化生产,专门化车间,但是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止疫病传播,而是为了如下三点:
1、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由于畜禽产品对原料使用的标准不同,产品加工工艺不同,对原料配料时使用的粒度大小等也不同,混线生产时即便及时清理也难免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2、提高生产效率。
单线生产减少了清仓洗仓的次数和占用的时间,也降低了工人操作的麻烦及失误率,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降低制造成本。
简单高效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专线生产是大规模工厂的自然选择,并不是所有饲料厂的必须选择。国家明令禁止的混线生产只有反刍动物饲料,是为了防止疯牛病的发生做出的强制规定,已经执行多年。除了反刍饲料以外的猪禽饲料混线生产,被许多种猪企业所不允许,他们担心家禽饲料中的一些原料,比如:棉粕里残留的棉酚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不能说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即便是专门生产猪料企业的育肥猪料中也会使用一些在母猪饲料中不能使用的原料,技术人员会明确制定出防止交叉污染的生产流程,确保避免这样原则性问题的发生,只是饲料企业没有必要去宣传罢了。
如今有人因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将猪饲料不能混线生产作为猪饲料生产的强制性要求似乎有些过了,实事求是地说,不管大小企业,只要严格遵守饲料生产操作规范,就不应该因为这样的生产方式而给猪场带来非洲猪瘟,毕竟禽料不是传染源。
饲料厂生产的颗粒料需要经过80-85℃高温杀毒灭菌
当我听到禾丰首席技术官邵彩梅博士提出将猪饲料制粒温度提高到80-85℃并且保持三分钟,因此要求增加保持器时,我毫不犹豫地投了赞同票。我并不是因为认为这样做肯定会有效控制非洲猪瘟,而是考虑到这样做有三大好处:
第一,通过增加调质时间和高温杀菌灭毒,会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对生产成绩的提升有好处。虽然因此要更多添加维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非常重要且昂贵的原料而加大了饲料成本,并且还会因为增加设备,延长制粒时间,提高制粒温度,而降低生产效率和增加制造费用。不过,在此特殊时期虽然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得失是否合理,还是先操作后论证吧。
第二,提高饲料产品的安全性,把所有原料和工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全部覆盖消灭了,首先做到心安了。
第三,表明我们的态度和对责任的承担,为了抗击非瘟,我们愿意不计成本,不怕麻烦,做一些哪怕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但是认为可能有好处的事情,这是应有的担当。
看到一些大企业把这种工艺作为攻击自配料的营销手段时,我还是有些担忧的,负责任地讲现在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和科学研究证明,使用多维多矿和预混料、浓缩料自配,会因为原料问题或者工艺问题而表现出非瘟发病率高或者死亡率高。历史上不论任何畜禽养殖(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和传染性高致死率高的禽流感)都没有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饲料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并且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虽然一些原料由于加工存储和运输环节的管理不当,可能会被污染,可是这些原料也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饲料厂中,毕竟细菌和病毒在植物性大原料中被全面检测还是比较困难的。
饲料行业和企业在这场抗击非洲猪瘟的工作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我有以下六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1、立足自我,做好本我。坚守道德和良心底线,利用掌握的科学技术,辨伪存真,正确地使用原料和设计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是基础,保证产品的价值创造力是根本,通过产品来服务客户,回归企业经营的本质。
2、严格自律,控制好可能存在的传播风险。首先我们要求原料供应商必须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其次要求他们雇用的运送车辆一个月以内没有运输过猪只及其各种制品,防止交叉污染。第三要求他们必须无条件配合进入厂区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我们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入场消毒,并且针对接待室、休息室和食堂操作间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控制场内人员的流动频率。最为重要的是对提货车辆和送货车辆的管控,从车辆的选择开始做起,绝不能使用一个月之内与猪场和生猪及其制品有过直接接触的车辆,需要与之签订保证书,不仅要对其进行比送原料车更加全面和严格的消毒,如果有可能还要对其返程进行电子跟踪监控,防止交叉传染,不允许同一台车同时配送其它厂家饲料的情况发生。必须强调运输是比饲料生产环节风险更大的环节,需要饲料厂、养殖场和经销商的积极配合。
3、非常时期,坚决杜绝各种原因导致的饲料回流,防止可能已经被污染的饲料返回工厂,造成饲料厂被污染并成为新的污染源。
4、积极参与防控非洲猪瘟的宣传和服务工作,讲授客户防控知识和操作方法,若是得到养殖场同意,服务专家可以现场指导工作。
5、根据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和猪行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定位,随机应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更大的收益。
6、科学指导养殖者正确看待和评估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的风险与价值,有效选择合理的方式和产品。不要过分担心饲料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盲目要求放弃可控的有价值原料的使用。不要为了所谓的提高安全性粗暴地放弃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而控制的原料。不要不计成本地选择那些所谓的高档原料和产品。饲料行业是蒲利的,具有很强的成本传递性,一些企业看似高大上的做法,带来的成本增加都会逐渐地转移到养殖环节,所以,负责任的企业一定会考虑消费者的承受力及合理性。
饲料生产企业简单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内供型企业,其生产制造的产品直接用于集团内部关联养殖企业的使用,无须销售,属于纯粹管理型的,管控起来比较简单高效。另一种是以销售为主体的企业,可能有一部分内供或者代工定制产品。这样的企业客户不仅多元化,并且分散化,在复杂管理的基础上更是以经营为主导。他们必须分析客户需求,定位自己目标客户类型及其主销产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仅要有强烈的企业经营意识,还要具有根本的客户意识,善于换位思考,能够从客户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他们的价值实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而不是简单地盲从与迎合。
以下是给养殖者的一些忠告:
一、不同规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养猪场所需要的饲料产品是有明显差异的,而相似的企业需要的产品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模仿式学习必须是具有可复制性,千万不要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二、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及粉料、颗粒料各有利弊,不可简单地评价哪种更加具有优势,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饲料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市场上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做好各类产品,也不存在哪一款产品能够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效果和利润是判断产品好坏的真正标准,客户永远是最终的主裁判。
三、所有的好产品都是饲料企业与养殖场管理者深度互动的结果,都具有时空性和适用范围,都会不断迭代升级。养殖场管理者开放的胸怀、谦虚的态度以及准确的识别判断能力,是寻找饲料合作伙伴的必要保证,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只能导致技术偏离效率和价值贡献。
四、绝大多数养殖场都缺乏饲料生产方面的技术专家,即便是大中型养殖场也是如此。他们精力主要都投入到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环节中,应该说在养殖水平还不够高的时候,老板的注意力都会放在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那是基础。就像人们在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只是迫不得已地花钱买药,却绝不肯花钱买保健品,更不会花钱去健身房锻炼自己。事实上当人们肯这样做的时候寿命都大大延长了,更加健康年轻了。同样,当养殖场的老板高度重视营养时,他们的养殖水平一定会有大的突破,同时管理成本和兽药成本都会明显下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饲料成本与生产成绩成正比,同兽药成本成反比。
五、对于养殖场而言,饲料环节给疫病传染造成的威胁,首先是运输环节的管控,然后才是原料和成品的管控。如果养箱场具有料塔和自动喂料线,就不要让饲料车进入场内。如果没有,也应该进行坚决的隔离,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内部饲料运送车辆只能走净道,不允许不同猪舍之间相互调配饲料,减少内部交叉污染。
六、养殖场在非洲猪瘟流行的情况下,必须尽量减少原料和成品饲料进入的次数,应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要少而精,控制一切可能出现风险的机会。
七、请不要轻信可以减少发病甚至控制疾病的产品宣传,饲料是猪的生活必需品,不是药品!优秀的饲料的确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确可以帮助活下来的猪更快恢复生产能力,但是它根本做不到不让猪群发病,更不可能治疗好发病猪群。即使所谓的生物发酵饲料、中草药饲料也是如此。
八、养殖场永远是非洲猪瘟防控的主体,承担着至少80-90%的责任,其它环节都是辅助部分,不可以越俎代庖。养殖场也不要寄希望于救世主,没有什么神仙皇帝,路在脚下!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有一种一吐为快的轻松,随即另一种沉重涌现出来。我知道说真话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水平,深恐由于自己的见识浅薄而误导了大家,其罪大焉。可是转念一想,我心坦荡,既无哗众取宠之心,更无落井下石之嫌。即使有所不当,也可抛砖引玉,岂不美哉!行业总需要有人发声,吾愿往之,无怨无悔。)
——摘自“猪易论坛”网,2019年7月26日
(作者:高全利,禾丰牧业常务副总裁)
上一条:没有了!